黄美尧 官方网站

http://hmy.zxart.cn/

黄美尧

黄美尧

粉丝:519387

作品总数:320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黄美尧 巴蜀人,生于1934年,1955年考入四川美院,受教于李有行、沈福文、梁启煌、冯建吴(大画家石鲁之兄)、肖建初(张大千女婿、画家)及著名理论家王朝闻等。曾任历届毕业生毕业设计和硕士研究生导师。...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留言板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

国 画:元/平尺

匾额题字:

拍卖新高: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吴华林:论黄美尧的艺术哲学(一 )表现形式

来源:海度艺术



一位艺术家的艺术上升到哲学层面思考,其实也就到了顶层思维。大部分艺术家是在技术层面的思考,上者才开始内容层面的思考,再上者是风格层面的思考,再上者是思想内涵的思考,再上者是唯一性思考,唯有少数艺术大家能到哲学层面的思考。当然有思考的艺术家才有创新,每个环节的思考才有每个环节的创新,这个思考过程也就是学术创新的过程。


烟云奇观气象纵横》 245cmx123.5cm 2018年


黄美尧的第一个艺术哲学:博物学


博物学是人类与大自然打交道的一门古老学问,指对动物、植物、矿物、生态系统等所做的宏观层面的观察、描述、分类等。博物学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它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四大传统之一 ,它包括当今意义上天文、地质、地理、生物学、气象学、人类学、生态学、自然文学、动物行为学、保护生物学等学科的部分内容。

中国绘画往往是从《芥子园谱》、临摹老师或写生开始,但很少人真正理解无论是《芥子园谱》,还是写生的关键不只是笔墨与绘画对象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博物学中的所有生态对象的科学性、合理性、规律性与笔墨的关系。就像电影,不想有穿帮的细节出现,你就必然对每个细节研究透才开始工作。

如一座桥的绘画,仅临摹或写生是无法表达清楚的,只有明白了桥的结构原理,明白桥的文化历史方才算合格。

意里三叠水》 136cmx69cm 2013年

如赵州桥,是特定历史、特定地域、特定结构、特定材质的独一无二的桥,当你绘画出现它时,就必须与整体绘画内容所符合。不能因为赵州桥好看,你就摆放在每一幅山水画中。更难的是,一幅画是一个整体,画中所有物、人、事的出现,均要符合博物学的要求,均要合情、合理、合时、合地、合季、合景、合规律出现在一起。这种智慧光靠写生、临摹是无法完全掌握的,还需要加以研究方可,这就是学者型、研究型、思想型艺术家与普通画家、画匠的区别。黄老师对每一幅画中元素的安排,也主要来自儿时的临摹、少时的写生、中年的博物研究综合应用,才有晚年的得心应手、信手拈来,以确保每一幅画的元素符合博物学。如松树的表现,很多人不理解黄老师的松树为何这么高,其实黄山的松树就是几十米以上的高。并且黄山松生长时间很长,树顶往往被风折断后,树腰又长出生命顽强的新枝,这在黄老师作品中经常出现。另外,中国的松树种类非多,不同地域有不同品种的松树,所以在黄老师作品中会出现不同品种的松树。


云白见山青》 75cmx69cm 2017年


又有人问,黄老师为何只表现松树,很少表现别的树,是黄老师对别的树写生太少吗?其实不是,是因为他主要表现三峡,他的山更多是光滑的峭壁,很少表现江南的山,也很少表现只见树不见石的山,也很少表现西北只有土没有树的山。他表现的山石峭壁,能生长出来的往往就是松、柏等生命力顽强的树木,画松树也就成了必然,是符合博物学规律的。同时也符合黄老师艺术的追求“表现一种生命力,一种与天地抗争的生存意识”。

仙缘古道浩气连》 246.5cmx123.5cm 2018年


如船,很多人不理解黄老师画的船往往比较大,或比较小。其实你生活在三峡就会明白,当你站在岸边时,水流非常急,远处的小船瞬间就会冲到你的面前,瞬间会变得很大,有一种压逼感。同样也会瞬间消失在远方,瞬间变得很小,小到你看不见。船是在急流间行驶中的船,而不是江南慢行或停泊的船,他是想表达一种速度的动感。

《雨后清流》 138cmx68cm 2018年


再如松树下的灌木,黄老师往往是用色块装饰手法表现,很多人不解。那是因为在高大的松树下,灌木你根本看不清枝叶,只能看见不同的色块,他想表达的是色彩斑斓而已。


山中甲子无纪年》 178cmx96cm 2017年


黄美尧的第二个艺术哲学:控制论

控制论是研究动物(包括人类)和机器内部的控制与通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着重于研究过程中的数学关系。综合研究各类系统的控制、信息交换、反馈调节的科学是跨及人类工程学、控制工程学、通讯工程学、计算机工程学、一般生理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数学、逻辑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交叉学科。一个艺术家,从临摹中可了解事物的笔墨表达方式,从写生中可了解事物的外形结构,从博物学研究可了解事物的规律。但这些都只是素材,不是整体,让它们成为整体就是控制。艺术的控制就是取舍、就是主次、就是各种关系,这在学术上可以理解为构图、布局,但其实比构图与布局内涵更丰富,不是艺术的文字能表达完整,到是控制学三个字更容易表达明白艺术的表达方法。


《山河颂》 700cmx300cm 2007创作 馆藏


黄老师在90年代以前,一直在艺术的控制上找出路,尝试了无数方法,也做了无数的写生与表现方式,最终都不满意。


烟雨秀色》 黄美尧1987创作 馆藏


最终在陶瓷的高温窑变中他受到启发,陶瓷艺术的控制就是不控制,人不控制,而是让火来控制、让老天来控制。

应用到绘画上来说,是不是可以让水来控制、让色来控制,而不是自己人为的控制?也就是把绘画交还给大自然,按自然的规律来表现自然。自然的规律是什么,就是没有规律。绘画的控制是什么,就是没有控制。这个自然控制,水与色的控制是什么?就是黄老师的“泼墨、泼彩”艺术体系。


泉落山色新》 黄美尧1981创馆藏


泼,本身是自然,流淌的过程是自然,结果形式也是自然的。

这个自然的表现方式“泼”,黄老师主要用于表现山水云的主体部分,而细节处则是用画的方式。这个细节部分也就是人为的部分,但这个表现又是符合自然规律的,要实现“看似是人为的,其实还是自然的”。黄老师把这个人为的部分叫“串联”,也就是说泼了一块巨石,这块巨石的串联出来的另一块巨石,巨石不会单独出现。无数巨石必然串联成山脉,无数山脉必然串联成山水。因为石头边上一定会积水,水积多了一定会形成潭、溪、流、江、河、湖、海。有水就一定会有树,有树就一定会有鸟,还会有人、有船,有桥,有楼,有亭,有阁。当这些天然的,人为的都有了,山水画也就形成了。这个串联的过程,就是黄老师的艺术控制过程。


《好山好景代代传》136.5cmx68cm 2017年


黄美尧的第三个艺术哲学:唯一性


唯一性是艺术的学术专用词,指独一无二。不仅你的自己艺术风格,需与历史、与同时代的人比均是独一无二,还需让你自己的作品之间也要独一无二,不可自己重复自己。其实,很少有人能在纵向历史上独一无二,更难在同时代中独一无二,而自己不重复自己就更难于登天,有多少艺术家就靠画一个老子或画一个关公而活一辈子,这就是唯一性的难。这个唯一性,也同样困惑了黄老师很长时间。


》 黄美尧80年代作品 (馆藏


最终他在伏羲的龟壳中得到启发,虽然是同一个龟壳,但放入火中所裂变出来的纹理却从不相同。也正因为如此,伏羲才推理出易经八卦,用阴阳两个元素却变化出了无穷的世界。中国绘画,其实也是水墨两个元素,为何不能变成无穷世界呢?艺术家往往是被临摹、写生、构图困住了自己。在落笔前总想做到胸有成竹,却不知不管你有多强大,你“胸中的竹”总是有限的,画多了一定会自己重复自己,也会重复别人。


红漫秋山 紫气长存》 137cmx68.5cm 2018年


如何才能不重复,才能独一无二?黄老师的解决方法还是泼墨、泼彩,以放弃传统的线、点、面(皴)的绘画方法。(线点面的绘画,一定要提前构图,一定是胸有成竹,一定会重复自己、重复他人)他绘画前从不构图,更不存在“胸有成竹”,他是“胸中无竹”。他画前根本不知画什么,就任由墨、彩在水的带领下自由奔淌,一切随水性而为,不做任何刻意的干扰。当水跑累了、跑干了,自然会停下来,水停下来后水所携带的墨与彩也就落地生根了,就形成山、石、水、云了。当大的山水结构形成后,黄老师再用“串联”的控制论方法、用博物学的规律,表现出树、草、花、鸟、人、桥、亭、楼等元素,自然也就形成了一幅独一无二的山水画。这个过程无法重复,作品也就不可能重复。黄老师自己就是想重复,也无法重复,就像大自然你根本找不到重的风景与山水。


灵峰高举人间圣地》 136.5cmx68cm 2018年


有些艺术家所谓的胸有成竹,是指在落笔前心中有一幅画,提笔只是把心中的画重复出来而已。黄老师胸中无画,表现出来的他自己是不知道结果是什么,自然就无法复重。甚至有些画,黄老师是几年前泼好,但没有“串联”起来的,多年后的一天黄老师找到它们之间的自然关系或意境感觉,才开始人为“串联”起来,形成一幅完整的画。这时隔几年的控制,就更造就了其作品每一张的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唯一性。


《天开神秀》145cmx96cm 2019年


黄美尧的第四个艺术哲学:模糊学



自如地应用了博物论、控制论、唯一性的黄老师,最终到底想表达什么?

模糊论,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的秃头悖论,它产生的关键在于秃与不秃是不能用精确的语言加以定义的。同样,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能精确定义的事物。比如像"高尚"、"低俗"、"漂亮"、"丑陋"等等,我们不能说一个人要么漂亮,要么丑陋。

这种性态正是模糊事物的不确定性,与经典数学中清晰事物的确定性相比,它更具有一般性,而且由此划分事物时不能得到界限分明的类别,也可以说,清晰性反映了事物性态和类属方面的非此即彼性,而模糊性则反映了事物性态和类属方面的亦此亦彼性。在此,有必要指出模糊性和随机性不同,随机性是与必然性相对的,是指事件发生与否不确定,但是事件本身的性态和特征是确定的,在随机试验中,一个事件或者发生或者不发生,没有第三种可能,所以随机现象是服从排中律的,而模糊性则不服从排中律。


千山云中大观》178.5cmx96.5cm 2018年


黄老师为何会选择终极目标不明确的表达,而模糊表达呢?这得从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区别说起,西方人相对是逻辑思维,他们对事物表达相对是明确的,但东方人一般是抽象思维,对万事万物表达总是变化的。开天辟地之前,我们对世界的描述是混沌世界,这个混沌世界就是模糊世界。后来,伏羲提出阴阳世界,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生万物,但又没有绝对的阴阳,一切皆变数,这个变数也是模糊。
再后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个非常也是模糊学。再后来,佛祖说“空即有,有即空”,还是模糊学。再后来,无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难得糊涂,都是模糊学。工业革命后,科技主导的世界更喜欢明确的逻辑思维。但科技发展到今天,量子力学、暗物质等前沿科学又把世界好像再次拉回了模糊世界。


《青山尽锁烟霞色》 120cmx69cm 2018年


在黄老师的心里,模糊的才是清楚的,才是更真实的,因为万事万物一切皆在变化中。用黄老他的话来说,是“意象”,在像与不像之间。古人也有言:太像则俗,不像则欺世,像与不像方是相。

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不变的山水,也没有一个清楚的事物,一切都在变化,你我任何人看到的任何一个世界都是不同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模糊世界。黄老师的作品,就是最大可能地表现这个模糊世界的真相,尽可能地接近这个模糊世界的内核。


《青山绿水江岸明》 148cmx96cm 2018年


所以才有很多人看黄老师的作品,一眼看去耳目一新,前所未见。再看上去,好像每幅作品表态不是非常明确。再看下去,发现每一件作品都是一个大千世界。

刚开始,你会以为自己看懂了黄老师的画,但越看到后面才发现越没看懂他的画,但好像离他的世界又越近了。我自己研究黄老师10年之久,又何尝不是如此,明白又好像不明白,但好像更明白,也许这就是黄老师所要终极表达的模糊世界吧。


2020年春节前夕 我与黄美尧老师合影


海度艺术俱乐部 创始人:吴华林

2020年02月12日

整理春节前与黄老师的对话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