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美尧 官方网站

http://hmy.zxart.cn/

黄美尧

黄美尧

粉丝:519345

作品总数:320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黄美尧 巴蜀人,生于1934年,1955年考入四川美院,受教于李有行、沈福文、梁启煌、冯建吴(大画家石鲁之兄)、肖建初(张大千女婿、画家)及著名理论家王朝闻等。曾任历届毕业生毕业设计和硕士研究生导师。...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留言板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

国 画:元/平尺

匾额题字:

拍卖新高: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你也许不太了解黄美尧,但他在中国美术史的位置却非常重要

来源:海度艺术

原标题:你也许不太了解黄美尧,但他在中国美术史的位置却非常重要

每当他的作品展出时,作品前总能驻留很多人。人们往往对作品议论纷纷,丝毫不吝褒奖之辞;也不乏有诸多人表露收藏之意,但总会有一些疑问:

“黄美尧,听过却不了解”

“他有美协、国家画院的头衔吗?”

“他的作品这么好,为什么这么便宜?”

“他的学生都比他贵10倍,为什么?”

............

忽然间我明白了,对于诸多国人来说,大家关注的往往不是大师的作品与大师本人,而是习惯地在乎大师的出镜率与头衔是否够多。

主要表现为几方面,一是政治地位,在人民大会场能否见到其作品,在国礼上是否有其名单:二是圈内官位,有没有在中国美协、国家画院、中国艺术研究三个机构任职;三是学院地位,有不有在专业大家任教,有没有教授证;四是拍卖价,每年的春拍、秋拍价格如何;五是曝光度,在各大媒体、各大展览上有没有出境;六是国际影响力,在国际有没有拍卖、展览,有没有走入国际领导的墙上;七是社会影响力,全国人民是否知道你;八是历史地位,在文化与社会发展过程中,你是否有影响力。

以上8点,黄老师不能说没有,他只是不怎么重视。他重视的是自己作品本身和对中国艺术教育的贡献。

正因为这样,黄老师的社会地位、商业地位,与其在学术所创造的价值,在教育上创造的价值完全不对等。


黄美尧艺术价值探究

160年理论的累积,黄美尧开创浓墨山水新时代



黄美尧:出生于1934年,并在1955年考入四川美院学习,毕业之后,从 1959开始至1988年在景德镇陶瓷学院任教长达30年,被授予教授职称,从事陶瓷、国画艺术创作至今。

以上,只是一个通俗的人物简介,我们真心的希望,您能与我们共同抛开对所谓身份形象的定位,去看看这位从艺60年来的老人,最真实却也最值得重视的一切。


云容直欲见天心

113cm×60cm , 6平尺

从五十年代起,黄美尧就开始进行艺术理论研究,因而其拥有几十年深厚的艺术理论累积。而在艺术圈内,绘画领域之中能够出类拔萃的也就主要分为两个派别,一种像黄美尧一样有着绘画理论基础的理论派,如黄宾虹,他便是有着深厚绘画理论基础的典型代表。另一种则是实践派,典型代表人物是众所周知的齐白石先生。


烟云千万重,积木太古松,势接大江水,风洗不老松(2015)

136cm×68cm,8.5平尺

理论派,顾名思义,以深厚的理论为垫基,不断精进文化的修为与笔墨的修炼,坚守品味与技巧的严谨,以达厚积薄发之效。同时,于多年的累积之下,理论派画家往往有着很高的思想高度,有此为依托,所以理论派画家相对更容易获得成功。


好山如故交

131cm×71cm ,8.5平尺

以“黄宾虹为例,为什么黄宾虹的画那么好?原因在于他有着非常深厚的艺术理论,可以说他人生的前50年都是在累积,而50岁之后才开始真正的焕然迸发。


乱峰接天庭

135cm×68cm,8.5平尺

所以,在黄宾虹的作品中,我们得以看出他的胸次高旷,学识渊博,对画理、画法研究极深。他能从观察自然山川,到构思、布局、作画,辩证地看问题,因此能在画面上造出众多的矛盾,而又使之归于统一。

万古黄山秀

133cm×68cm,8平尺

这也是为什么他能把抽象和具象这对绘画中最大的矛盾,统一在一幅画面之上的重要原因,也使得他取得了绘画艺术发展中的重大突破,完成了中国画发展史上的一次极大的飞跃。


深山藏古寺

138cm×71cm,9平尺

黄美尧亦是如此,从一开始,黄美尧便坚定的以理论贯彻实践的做法去行进他的艺术之路,因此,黄美尧用了30年的时间去一边教授学生一边不断累积,哪怕是他的学生们,有很多都学成之后开创了自己的天地,成为一方名家,他都还在累积理论。这也使得黄美尧能尽取前人的传统与自身的主观情思完美结合,融会贯通,熔铸了他深厚无穷的内功。

苍山绿如玉

108cm×68cm,6.5平尺

所以,他笔下的山水画,无论从神型还是气韵,都有自己的一方理法,点线横竖奇异不测,波拆随划却也机畅趣生,神韵随笔而来皆成章法,法有尽而理无穷,甚至能以前人之规,抒今日之灵性,使之观者无不叹其出神入化,开创了张大千之后的又一浓彩山水画的新时代。

所以,人们往往不会错过他的作品,驻足画前,流连忘返,即便是难究理论深意,却也被画中的灵秀山水所打动,称赞连连。

2取百家之长,黄美尧创自家艺术之新

理论派画家,也并非如一般人所想的以理论为主,纸上谈兵,怎么将理论落实最终呈现,是他们最终需要去实现的,而这也需要有验证的过程。这里,就需要有能教授实践的好老师。俗话说的好“投身名师下,他日定高就”。


万山和云映古松

136cm×68cm,8.5平尺

虽然带有些许夸张成分,最后是否功成名就很大程度也还是取决于学生弟子怎么去走,但不可否认,投师名门能为学生弟子起到极大的关键帮助。


山雨过上溪

68cm×68cm,4平尺

例如著名大师李苦禅,我们都知道,李苦禅年轻时便投师于齐白石门下,与齐白石学艺多年。齐白石对他精心栽培,李苦禅的技艺提升飞速,并在齐白石的鼓励与教导之下,他的艺术思想与实践方面也得到了精修。


游走白云何处去

82cm×58cm,4.5平尺

随后,当李苦禅的艺术技艺与思想都上升到了一定境界之后,齐白石又以“学我者生,像我者死”点醒了李苦禅,使他坚定的摆脱了齐白石师门相样的信念,这也才形成了齐、李之异,也因此有了李苦禅在画史上的独立地位。


泉落山色新

46cm×83cm,3.5平尺

在做人方面,李苦禅全面吸收了齐白石的修养,所以他感情真挚而丰富,从不虚伪造作,讲诚信,从不食言。这也使得他的画作能流露出自然的灵性与生命力,成为人民所肯定的艺术家,也成为了一代著名艺术缔造者。


山涌金莲成圣地

68cm×69cm,4.22平尺

而黄美尧也同样如此,他的数位老师,都是在中国艺术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们为黄美尧的艺术理论得以实现打下了结实的基础,亦使黄美尧能不断的超脱超越前人之规,走出自己的路。


人间圣地

86cm×68cm,5.5平尺

众所周知的东方色彩大师李有行,他为黄美尧对色彩的理解及运用打下了结实的基础。几乎覆盖了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史的沈福文则使得黄美尧拥有了充沛的文化创造力。还有中国山水画大家,大画家石鲁之兄冯健吴,他教会了黄美尧雄强而有魄力的笔法,与刚健、磅礴、朴茂、遒劲的艺术风格。而黄美尧的山水画的精巧的构思与大墨大彩理论则是来自于张大千女婿肖建初的教导传授。


意里三叠水

136cm×69cm,8.5平尺

多位大师的倾囊相授,使得黄美尧累积数十载的艺术理论得以诠释呈现,技法也越渐成熟。在随后的日子中,他开创了泼墨彩研究,通过墨彩的自然晕散与流动来表现自然界变化莫测的物象和意境。以结构山石林泉,追求天趣,展现其诗情画意。将一些创新的特殊技法展现在作品中,重新设置了新定位及新思考。

3“势”“意”“境”“法”“果”——黄美尧艺术成就五大要点

雄起的山石如神工鬼斧,断顶的苍松若霜风砍削,江面清波静流,水上帆影渺渺,远方流瀑依山而下,远处人家伴水而生.....楚山之沉雄,清波之悠远,时空之沧桑,生命之执着......


记得古道最险处

68cm×69cm,4.22平尺

在不同的作品中,黄美尧的画总能给我们带来各种不一样的全新感受。事实上,黄美尧的国画常能受到专业学者的相互称誉,也引起了高端收藏市场与敏锐的艺术投资商所热切关注。而我们想要真正读懂黄美尧的国画,则需要从“势”“意”“境”“法”“果”这五个点去细品。


首先是“势”。黄美尧的国画,多以山水为主。山水画的创作,首先当头气势为先,正如古人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山水画最先需要展现表达的,往往是一种来自于大自然的气势。


仙山楼阁

95cm×55cm ,5平尺

经常我们在听专业人士品评山水画时,总能听到一个词“气足”,言外之意就是有气势,能否突出的展现大自然的气势尤为关键,正所谓山水画是国画的精粹,而气势则是山水画的灵魂。这也是很多山水作品的缺憾,作品看上去品相俱佳,但仔细一品则淡如止水,这就是画中无“势”。


万古秋情诗意在

69cm×68cm,4.22平尺

而黄美尧的国画,取材于家乡山河,巴山蜀水的奇特、变幻、壮美、澎湃,都深刻于心,每一幅他笔下的作品,都是经过他亲身游历之后才能得以呈现,所以,他自身的感受、精神,都能越于纸上。精神有了,势就必将随即迸发。


54cm×97cm ,5平尺

其次,他非常了解怎么样将自身的心境通过笔去呈现而出,从整体的立意上讲,黄美尧首先便是舍弃了琐碎,大处着眼,大处落墨。有整体感也就获得了势。他追求的是大局的气势,把握大势,表现远意。


地涌金莲待春山

69cm×68cm,4.22平尺

因而在画面上,大到整体的构图轮廓,小到一笔一墨一块小空白,都要进行布势。所谓笔墨相生之道全在于气势,而笔墨往来顺逆之间,何为开合之寓托呢。生发处是开,一面生发,就思考一面收拾,则处处有结构而无散漫的弊病。收拾处是合,一面收拾又即思考一面生发,则时时留存馀意而有不尽的神韵。也因此在黄美尧不同的布势之下,他的作品对视觉产生导向性的冲击力,产生效果异趣的视觉感受。


夕照

45cm×66cm,2.67平尺

于是,我们看到的通过黄美尧笔下而生出的山水画时,会被那节起伏错落的崎岖山势所折服,感受着那有着盛世奇峰之峻,丽日展英之容,墨舞云腾之姿,忆跃龙争之华的画作,被那汇聚团之墨云的见龙奔之势所冲击。


光有势不够,还得有意。“意”顾名思义,人对事物流露的情态。这在山水国画中,则体现为对山水的理解与情怀。山水画的创作,从来都离不开对天地自然的情思,所谓仁者乐山,是因为山可以铸造风骨,智者乐水,是因为水能启迪灵性。中国山水画艺术中所蕴含的宇宙观念与生命意识,往往是通过艺术家笔下的山川树石、云烟雾霭来投注感情,升华精神。曾有一代名师所言“可贵者胆,所要者魂”,道出了山水画家的胆识和精魄,是营造艺术形式和画面意境的根本。


千古风韵在

50cm×90cm,4平尺

所以黄美尧以功力为胆,以文化为魂,外摄造化,内营丘壑,得山川之气,寄高远之意,进而把人引入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这种对山水生态、人文的观照,赋予了他的山水画丰富而有张力的思想精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黄美尧性灵澄澈、高蹈出尘、睿智深邃的人生境界。


把客观与主观结合,把景和情结合,产生“胸中丘壑"便是国画的境。在追求笔墨变化,通过虚与实的对比使画面的空间更宽阔,更丰富。这些看法给山水画对待空间的认识开拓了新的蹊径。以表现山石、树木为内容的山水画,在空间表现方面,如在很小的画面上画山水,能够达到“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之遥“的艺术效果,表现技巧达到了惊人效果,远胜透视学规律所能解决的空间问题。


日出沧海东

116cm×68cm,7平尺

所以作画布局上,黄美尧秉承天下之物本自积聚而成,一石一木都与环境相关。要繁而不乱,少而不孤,以合统属,以分自成体系。物象间疏密虚实,相克相生,相辅相成。通体大局,要细细斟酌,节节安顿,暎带于顾盼之间,揣摩定夺,增删修改,审其大方,千崖万壑,会令人浏览不尽。细观则条条有致,总览则通体联络,不塞不空,在大开合中,或起或落,或简或繁,或承接,或发挥,能做到画有尽意无穷,使之佳境自然出现。


“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为法。黄美尧师创作山水时铭记于此,以一滴大墨坠落宣纸上,随即自由奔淌,奔流到哪,山就长到哪,奔流到哪,水就润到哪,山水本是自然成,黄美尧无刻意枉为。石成了,山就长出来了,石缝中自然伸出绿枝,有了山石,水一到便自然渠成,山水万物自有规律,黄美尧只是顺势而为。起笔运墨,水墨交融,将水墨关系与其自然流淌的规律拿捏到位,于是,一滴墨坠落于宣纸之上,尽成山水初型。


千峰青不断

134cm×67cm,8平尺

如果说,坠墨成山水是黄美尧顺应天成的法,那么以用于陶瓷之上的绘画手法结合于国画的宣纸之上,则是黄美尧对自己技艺自信突破的法。他突破了陶瓷与宣纸的界限,他的作品若不细细观之,几乎看不出是瓷画还是水墨国画。


秀华恒芳,春满大地

108cm×65cm6.5平尺

在宣纸上墨分五色,设色分明,很容易能够呈现出来水墨的千变万化,但要在玻璃的平面上做到如陶瓷平面上的光滑质感且层次分明,绝非易事。而在黄美尧绘画的大山水中,不仅有了陶瓷的光滑质感,也依然可以看到黄美尧游刃有余的呈现出水墨之意境,表现出国画山水的笔墨效果,可想而知其造诣之深,这也是黄美尧创新的独到之法。


俗话说的好,有因必有果。这种同时互存的关系,可以很好的诠释为什么黄美尧可以在国画领域取得这般高的成就。


长久保华年

137cm×68cm,8.5平尺

我们都知道,大墨大彩是黄美尧独创的艺术技法。经大墨大彩这一技法所创造出的艺术品,在空间层次、厚薄及必要水分可以实现自由组合,使得作品在表现韵致和明暗关系的处理上变得更为优秀。由于大墨大彩以泼洒方式造型,流动多变,形无定向,具有雄横厚重,元气淋漓,千变万化,节奏明快的风格。崎岖山势,起伏错落,使人耳目一新,过目不忘,且更有久经风雨的沧桑之感。


青山远雾万壑空

136cm×69cm,8.5平尺

同时,在大墨大彩的基础上,黄美尧运用了中西透视把能见的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使之画面更加写神,形神兼备,更好的将画面情趣表达而出,因此,黄美尧在画作透视的表现上,在遵循规律的同时,又不被一般法则所限制,在强调“山水联动”的同时,让画面更全面生动,且不受视域局限,具有时空的跨越性。


雄峰古貌招示吉祥

68cm×68cm,4平尺

因此,整体画面所表现的山脉从各个角度都可于山麓观至山顶,可从前山观至后山,每一处景物均尽收眼底,既能体现整座山峰的气势,又能于细微之处见精彩,形成一个整体印象。


山中甲子无记年

135cm×68cm,8.5平尺

山水画,山为主,水为辅,山石的肌理处理得如何,将影响到整幅画是否具有山川的实感。传统国画上,为了塑造山石肌理,往往是采用留白与刮白的手法去进行。而黄美尧则大胆的使用多变丰富的色彩,以面代线去处理山石的纹路,并以色彩衔接来突出光暗的对比,因而刻画出山石自然的厚重感。并善用拙与巧的变化,拉开了视觉效果,增加了山石凸显而出的山水意趣。所以,黄美尧的作品很耐得住欣赏的一大原由于此。


云烟千万重,积石太古峰,势接三峡水,风迎不老松(2012)

136cm×68cm,8.5平尺

再回说山水整体,中国人自古便对风水之说的讲究是世界皆知,因为风水学是几千年劳动人民从生活实践之中归纳,总结出来的精华。而风水之说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龙脉”。从阴阳角度说,龙脉与气韵可作一对美学范畴:龙脉是正符号,由画家笔墨描绘于实处;气韵是负符号,画家不施笔墨,以负画法描绘于虚处。这一正一负,与山路水路殊途同归,成为山水画中另一对二元符号。


烟雨秀色(1987)

63cm×45cm,2.5平尺

气韵与龙脉虚实相生,使得神龙见首不见尾,时而见尾不见首。龙脉的要义是什么?当然是风水,其纹理有龙游山水君临天下的气势。从构图上说,龙脉是画面之纲,有纲举目张之功。山水画的气势来自气韵,但气韵为负,在虚处,故气势的显现,离不开龙首高昂。


积墨为翠

56cm×104cm ,5.24平尺

这龙脉之首,在黄美尧画中,便是主峰从近景延伸到远景的最高处,蓦然回首,被画家的笔墨凝固于刹那间。龙脉与气韵的关系,是变相的人与环境的关系,龙既显气势,也需气势,这关系的实质是以人为中心。因此,如若能收藏到黄美尧的大部分国画,且有能力拼于一起,能发现,他画中山石能巧妙的拼于一起,使得龙脉开合起伏,不仅有气势,而且有源头。


山河自有五色奇

33cm×133cm,4平尺

同时,耸立于群峰中的主峰也是能指,其所指为大势中的强势,即龙脉所向,有如金字塔之巅的上升。大势群峰簇拥着强势主峰,转化为进一步的能指,其所指是无所不在的风水,而画中风水作为纹理图式,其所指是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也是黄美尧贯彻的艺术美学。

4山水通景瓷画,珠山八友做不到的事,黄美尧做到了

对于黄美尧,我们一般都会想到他的山水国画,却对他的陶瓷艺术知之甚少。而在陶瓷之上,他的理论与实践贡献,却更加让人折服。


作品名称:上林春色 | 瓷瓶

作品规格:约高:55cm,口径:20.5cm,

底径:18cm,肚径:23cm,200 件大小

随着景德镇皇家御窑厂的凋敝,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一批景德镇优秀民间陶瓷艺人异军突起,他们突破传统皇家订制的诸多创作桎梏,将景德镇陶瓷从倚重装饰技法的传统风格,创作出一批具备一定开创性的优秀作品


作品名称:圣山名景多 | 瓷板画

作品规格:瓷板尺寸:80 cm×43 cm,250 件大小

创作时间:2013 年

但是珠山八友时代的作品,只是借用国画简单的皴法将部分画面呈现在陶瓷上,无论山水花鸟还是人物,都稍显生硬,且由于技艺与创作能力的限制,即便是瓷瓶创作,也无法实现首尾相连的通景效果,然而数十年之后,这些看似不可能解决的困难,都在黄美尧这里成为了陶瓷艺术创新发展的现实。黄美尧不仅把文人山水画的意境带入陶瓷中,并结合陶瓷本身的造型,实现了陶瓷通景创作,令作品呈现出自然中见情怀,淡然中品风景的意境。


作品名称:名山共观赏 | 瓷瓶

作品规格:约高:49cm,口径:9cm,

底径:19cm,肚径:27cm,200 件大小

除此之外,黄美尧还通过长时间的时间,通过对山水结构的研究,极富创造性的发现,无论何种山体都具有骨骼之美,山体的骨骼最能体现山的雄奇和力度,显现出山的审美特征,黄美尧正是把这种山水美学和陶瓷的语言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此种气氛,此种意境,可谓清新脱俗,另人叹为观止。


作品名称:三峡人家 | 瓷盘

作品规格:直径:30cm,底径:18cm,

厚度:3.2cm | 100 件大小

然而国画颜料与陶瓷绘画颜料完全不同,且创作载体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陶瓷的质感用传统绘画方法表现是很难做到的,即便是芥子园画谱也未能做到玻璃般的石头光面效果。那怎样将国画的墨分五色的晕染效果,完全的在陶瓷绘画上实现呢?这个珠山八友时期无人能解的难题,却成为了黄美尧下定决心攻克的目标。


作品名称:秋收 | 瓷盘

作品规格:直径:40cm,底径:25.5cm,

厚度:4.7cm | 150 件大小

黄美尧尝试着将现代水墨的创新跟陶瓷的创新进行了融合,相互借鉴,在多年不断的技法创新与颜料革新后,黄美尧在陶瓷上做出渲染的效果,使国画与陶瓷融会贯通。


作品名称:晨曲 | 瓷盘

作品规格:直径:40cm, 底径:25.5cm,

厚度:4.7cm | 150 件大小

在此之外,黄美尧还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现代山水瓷画。他不断的汲取民间营养,通过点、线、面综合运用,达到某种意境,以及原始的情感表达,达到对山水画的改善和发展。


作品名称:晨耕 | 瓷盘

作品规格:直径:30cm, 底径:18cm,

厚度:3.2cm | 100 件大小

于是,黄美尧在借助陶瓷材料的特殊性加以创新时,将色彩的表现上升到与水墨同等的理论层次。同时把传统的其它工艺相结合,创造出不同风格和不同手法的山水瓷画,也衍生出更多更广泛的山水题材的瓷画。为山水瓷画注入了新的生命元素。


作品名称:牧歌山林水悠悠 | 瓷盘

作品规格:直径:35.5cm,底径:22cm,

厚度:3.5cm | 120 件大小

同时,因为其技法与色彩的运用无止境的型近于国画,黄美尧顺势将技艺做了新的突破,使之国画印刻于不再只是宣纸,而是在光滑的陶瓷面上。这一突破实现了陶瓷与宣纸的零界限。所以,当我们欣赏着黄美尧的作品时,如果不仔细看,是看不出那究竟是国画还是陶瓷画。基于此,黄美尧被业内人士誉为陶瓷界的张大千。


黄美尧人生总结


以上,即是对黄美尧的艺术成就进行的部分分析阐述,然而黄美尧的成就其实远不止于此。就目前而言,无论是自行创作,还是艺术教育,黄美尧的作品都被行内和各大美术院校奉为艺术标杆;他的艺术理论文章,和百余篇学术论文,均被中央美院、清华美院、景德镇陶瓷大学列为专项教材!


无限登临处

44cm×125cm,5平尺

他教授过的学生多达十几万人,其中仅陶瓷方向就成就了二十多位国大师,如秦锡麟、张育贤、刘远长、姚永康、熊钢如等,其中不少学生的单件作品价格已过千万。


地蒸宿雾

33cm×133cm,4平尺

如今,黄美尧年事已高,早年创作的作品,在动荡时期遗落毁坏了不少,直至今日他的作品留存的是少之又少。


千年柏

33cm×72cm,2.13平尺

今天,黄老师没得到社会应有的重视,错的不是黄美尧,而是这个世界。


溶洞暗河

67cm×50cm,3平尺

我们由衷的希望,在某一天,无数人站在黄美尧的作品前,您能面带微笑,欣慰的说道:“黄美尧我知道,他是艺术大家、艺术教育大家,我自己也收藏了他的作品,真好!”。


秋色(1997)

50cm×88cm,4平尺

期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END